中醫在加拿大:從"邊缘"到"主流"的150年
编者案:来加拿大行将整四年,在皇家承平洋學院(又称Oshio针灸及草藥學院)任副院长也已一年半有余。我從一個患者、到學生、再到辦理职員,天天和咱們學院的學生、教員、病人打交道,被學生戏称是“少林寺的扫地僧”。止癢藥膏,耳聞目睹,我看到、听到、察看到了,中醫在北美,特别是在加拿大的@职%R1Skf%位%R1Skf%地%R1Skf%方和感%n48rT%化@。借此篇,给大师做一個小小的回首和总结。中醫在加拿大,從150年前的"邊沿療法",走到今天的"正當醫療",它履历了甚麼?若何做到的?将来它面對哪些機會和挑战?若是你想在加拿大從事中醫行業,必要晓得甚麼?若是你是海内的中醫從業者若何来北美行醫?
台北市花店,
1、中醫在加拿大的汗青:150年的"正名"之路
1.1 出發点:19世纪华工带来的"機密"
中醫進入加拿大,最先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。
當時候,多量华工来到加拿大構筑承平洋铁路。他們带来了中藥、针灸、拔罐等传统療法。但在阿谁年月,中醫只能在华人社區内部传播,乃至被主流社會视為"巫術"。
1.2 迁移转變:1970年月,针灸的"破冰"
1970年月,跟着尼克松访华和针灸在西方的传布,加拿大主流社會起頭存眷中醫,特别是针灸。
1996年,BC省建立了加拿大第一個针灸羁系機構——BC省针灸师學院(College of Acupuncturists of British Columbia, CABC)。
1999年,CABC扩大為"BC省中醫针灸辦理學院"(CTCMA),将传统中醫和针灸作為一個总體举行羁系。
2025年,CTCMA并入BC省的CCHPBC (College of Complementary Health Professionals of BC)“BC省弥补醫療專業职員辦理局”,這標记着中醫在加拿大正式得到了法令职位地方。
(注:這里要阐明的是,咱們的Oshio中醫診所和學院“皇家承平洋中醫學院“在BC省的维多利亚市别離建立于1999年和2001年。可以说,咱們黉舍的建立和成长,见證了中醫在加拿大的成长。)
1.3 近况:5個省分立法,中醫成為"受羁系的醫療职業"
截至2024年,加拿大有5個省分對中醫和/或针灸举行立法羁系:BC省、安大抵省、阿尔伯塔省、魁北克省、纽芬兰與拉布拉多省。
這象征着:在這些省分,中醫再也不是"替换醫學",而是"受羁系的醫療职業",和牙醫、推拿师、脊椎醫治师同样。
2、中醫在加拿大的行業范围:有几多人在從事中醫?
2.1 從業职員数目
按照加拿大统计局的职業分類(NOC 2021),中醫师和针灸师属于"NOC32200"種别,重要在私家診所、團队診所、病愈中間、养老院等地事情。
注:因為并不是所有省分都有强迫注册轨制,現實從業人数可能更多。
2.2 利用中醫辦事的人群
按照世界卫生组织(WHO)2012年的数据,加拿约莫70%的生齿利用過某種情势的传统醫學或弥补醫學。
這個比例在發财國度中排名第一(美國42%,澳大利亚48%,法國49%)。
华人群體的利用率更高:一項钻研显示,28.3%的加拿大华裔老年人利用中醫,還有21.7%同時利用中醫和西醫。
但愈来愈多的非华人也在利用中醫:
针灸(醫治痛苦悲伤、偏頭痛、失眠)
中藥(调節身體、辅助醫治慢性病)
按摩、拔罐、刮痧(病愈醫治)
3、中醫在加拿大的羁系系统:若何成為正當的中醫师?
3.1 羁系機構
2024年6月28日,BC省的四個羁系學院(中醫、脊椎醫治、推拿、天然療法)归并為"BC省弥补醫療專業职員辦理局"(CCHPBC)。這象征着中醫和其他"辅助醫療"职業被放在统一羁系框架下,职位地方進一步晋升。
咱們學院的院长,尹钢林师长教师,是最先的BC省注册针灸师、中醫师和高档中醫师,今朝是Registered Dr. of TCM
其他省分的羁系機構:
:安大抵省中醫针灸师學院(CTCMPAO)
:阿尔伯塔省针灸师學院(CAAA)
:魁北克针灸师协會(OAQ)
3.2 若何成為注册中醫师?
以BC省為例,成為注册中醫师(R.TCM.P.)必要:
步调1:完成中醫教诲
必需完成最少3年整日制(或等同學時)的中醫教诲
课程内容包含:中醫理论、针灸、中藥、診断學、西醫根本等
黉舍必需被羁系機構承认
步调2:经由過程天下同一测驗加拿大中醫针灸测驗與注册委員會(CARB-TCMPA)卖力组织天下同一的資历测驗。
测驗分為两部門:
:中醫理论、针灸、中藥、西醫根本、伦理與律例
:针灸操作、診断、處方
步调3:注册并得到执業允许
经由過程测驗後,向省羁系機構申请注册
采辦醫療變乱保险
步调4:延续教诲
每一年必要完成必定學時的继续教诲课程
連结注册資历
3.3 中醫教诲在加拿大
此前,加拿大的中醫教诲重要由私立學院供给:
BC省:Royal Pacific Institute 皇家承平洋學院(又称Oshio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Herbology Oshio针灸及草藥學院)
膏火:
针灸师項目:3年
中醫师項目:4年
高档中醫师項目:5年
4、中醫在加拿大的收入與就業远景
4.1 收減肥茶飲推薦,入程度
按照行業查询拜访和雇用網站数据:
注册中醫师(R.TCM.P.):
5、中醫的保险笼盖:關頭的"市場扩大器"
5.1 大眾醫保不笼盖中醫
加拿大的大眾醫保(MSP/OHIP等)不笼盖中醫和针灸辦事。
這象征着患者必要自费,或经由過程私家保险报销。
但MSP的extended care笼盖中治療療項目。
5.2 私家保险的笼盖环境
好動静是:愈来愈多的私家保险公司笼盖中醫和针灸。
一些中藥(如附子、马钱子)被列為"禁藥"
2024-2025年的希望:愈来愈多的中成藥起頭出口加拿大,如"正气片"等得到了加拿大卫生部核准,開启了中藥國際化的新篇章。
6.3 文化差别與沟通挑战
案例:
我熟悉一其中醫师,英语很好,在温哥华開診所。她说:"华人客户很好沟通,我说'你肾虚',他們顿時懂。但西人客户會問:'What is kidney deficiency? Is my kidney failing?'(甚麼是肾虚?我的肾衰竭了吗?)我要花很长時候诠释。"
挑战:
中醫的"五行""气血""阴阳"等觀点,西方人很難理解
必要用西醫術语诠释中醫理论
必要更强的沟通和教诲能力
6.4 與西醫的"竞争"與"互助"
竞争:
西醫是加拿大的主流醫療系统
大眾醫保只笼盖西醫
中醫常被视為"弥补療法",而非"主流療法"
互助的可能:
愈来愈多西醫建议患者"尝尝针灸"(特别是痛苦悲伤辦理)
一些病院起頭供给中醫辦事(如温哥华的一些病院有针灸門診)
"整合醫學"(Integrative Medicine)理念鼓起——中西醫連系
7、中醫在加拿大的将来:機會在哪里?
7.1 教诲系统的冲破
中醫的社會承认度進一步晋升
更多非华裔學生進修中醫
中醫钻研得到更多資本
7.2 移民政策的支撑
2023年,加拿大移民局在Express Entry中增长了"醫療類"定向约请。
濕疹藥膏,
固然重要针對護士、大夫等职業,但中醫师作為"受羁系的醫療职業",也可能受益于這一政策。
若是你是中醫师,想移民加拿大:
提高英语程度(雅思最少CLB 7)
考取加拿大的中醫执照
堆集加拿大事情履历
经由過程省提名或EE申请PR
7.3 "康健老龄化"的市場需求
加拿大生齿老龄化紧张:
2024年,65岁以上生齿占总生齿的19%
估计到2030年,這一比例将到达23%
老年人是中醫的重要客户群體:
慢性病辦理(枢纽關頭炎、高血压、糖尿病)
痛苦悲伤辦理(腰痛、膝盖痛、肩周炎)
失眠、發急、抑郁
這是中醫的"蓝海市場"。
7.4 "预防醫學"理念的鼓起
西方社會愈来愈器重"预防"而非"醫治"。
中醫夸大"治未病"——在疾病產生前调節身體,這與"预防醫學"的理念不约而合。
案例:
不少人起頭按期看中醫"调節"
针灸被用于"压力辦理"和"情感调理"
中藥被用于"加强免疫力"
8、若是你想在加拿大從事中醫,必要晓得甚麼?
8.1 说话是第一道門坎
若是你只會中文,你的客户群體就只有华人。
若是你英语好,你的市場會大10倍。
建议:
雅思最少考到6.5-7分
進修醫學英语(anatomy, physiology, pathology等)
练惯用英语诠释中醫觀点
8.2 选對省分很首要
BC省和安省是最佳的选择:
华人生齿多
中醫羁系系统成熟
就業機遇多
但也要斟酌竞争:
温哥华、多伦多的中醫診所密度很高
可以斟酌二三線都會(如卡尔加里、埃德蒙顿、渥太华)
8.3 考据是必需的
不要想着"黑工":
無證行醫在加拿大是违法的
一旦被查,可能面對罚款乃至刑事指控
并且没法得到保险笼盖,客户群體很小
正規路径:
完成承认的中醫教诲
经由過程CARB-TCMPA测驗
注册成為R.TCM.P.或R.Ac.
采辦醫療變乱保险
8.4 創業 vs 打工
打工:
✅ 不乱,不必要担忧客源
✅ 不必要投資
❌ 没有自立权
本身開診所:
✅ 自立权大
❌ 前期客源少,收入不不乱
❌ 必要营销、辦理能力
建议:
先打工1-2年,堆集履历和客户
然後再斟酌創業
9、总结:中醫在加拿大,已"登陆"了吗?
谜底:上了一半。
"登陆"的部門:
✅ 法令职位地方得到承认(5個省分立法)
✅ 教诲系统渐渐完美(首個公立大學學位)
✅ 保险笼盖扩展(愈来愈多私家保险笼盖中醫)
✅ 主流社會接管度提高(70%的加拿大人利用過传统醫學)
"没登陆"的部門:
❌ 法令职位地方不同一(8個省分仍無立法)
❌ 大眾醫保不笼盖(患者必要自费)
❌ 中藥羁系严酷(不少传统中藥没法正當贩卖)
❌ 文化差别還是停滞(必要更多教诲和沟通)
但整體趋向是:中醫在加拿大的职位地方正在稳步晋升。
10、最後的话
中醫在加拿大,不是"华人的專属",而是"加拿大醫療系统的一部門"。
若是你想在加拿大從事中醫:
说话要好
資历要正規
心态要開放(要學會和西醫"對话",和非华人"沟通")
若是你只是想领會中醫在加拿大的成长:
這是一個正在快速變革的行業
機會與挑战并存
但将来是光亮的
若是這篇文章對你有帮忙,请分享给你身旁想在加拿大從事中醫的朋侪。
若是你有問題,接待在评论區留言。
作者简介:孙增妍,移民加拿大BC省,《無岸·無安》作者,记實移民路上的真實故事。
頁:
[1]